颍淮人物

发布日期:2019-02-18 11:42

阜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代有人才,王震昌便是其中一位。他出生于晚清阜阳县鼓楼北韩家胡同,是赫赫有名阜阳八大家之一王氏望族代表人物。他自幼聪明敏达,博闻强识,21岁乡试中举,22岁会试成进士,旋受清廷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辛亥革命后以乡谊受幕安徽督军倪嗣冲,抗日战争时期跟随民国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举家迁往重庆,受聘为军令部顾问,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浙江文史馆员,回归人民怀抱。王震昌作为阜阳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历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一生仕途曲折,充满传奇色彩。从本期起,本报将连载李兴武先生撰写的《清末翰林王震昌的科举人生》一文,以飨读者。
    王震昌(1882—1958年)字孝起,号伯盂,又号幼舫,清末安徽颍州阜阳县人,世居北关韩家胡同,生于光绪壬午年七月二十日吉时。先世非军非卫,非商非灶,阜阳周边拥有田产,世代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小康。高高祖王景美,世代耕读,为颍州富户。高祖王应科,继承父业,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曾祖王子爵,因孝起入翰林,例赠修职郎,覃恩貤赠为通议大夫,朝廷在制词中说他“善以开先业,能昌后。一经垂教,发诗书之精华;奕世贻庥,表弓裘之矩薙”,此时的王氏已成为阜阳早期八大家之一。祖父王怀清,字思源,太学生,以团练功议叙县丞,例授修职郎,通议大夫,不仕。朝廷制词说他“箕裘绍绪,诗礼垂声”。祖上的基业到他这里已发扬光大,儿孙之辈仿佛垂听到绵延久远的诗礼之声。父王翰文,字西林,号鹤舫,郡增生,例封文林郎,奉政大夫,不仕,朝廷制词对他褒扬有加:“令德践修,义方夙著。诗书启后,用彰式榖之风;弓冶传家,克作教忠之则。”母陈氏,同治庚午科举人颍州陈之铨次女,例封太孺人,宜人,制词说她“勤慎宜家,贤明训后。相夫以顺,含内美于珩璜;鞠子有成,树良才于桢干。”(以上见《王震昌文史资料·诰饬钦赐御书》)在科举时代,但凡家族出进士、入翰林,不唯世家门第光宗耀祖,实乃国家社会获栋梁之材。朝廷激励有方,赐之诰命,上封三代,制词褒奖,光耀门楣。因文献资料有限,笔者据此考察王氏家族几代人在颍州阜阳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前后阜阳社会私塾教育和家庭诗书传承的一般现状。
    王震昌继承家族优良传统,聪颖天成,博闻强识;幼从父读,一目十行;文辞稔熟,倒背如流。乃父弓冶传家,督课甚严;三更灯火,五更即起。诗书启后,礼仪润身;蒙学时期的幼童,就显得与众不同,三岁看大,智力早熟。八岁即赴私塾就学,少年时代的他喜读诗书,尤爱经史。即长,博览群籍,涉研简册,经史子集及出土简牍,凡经手过目者,莫不熟读精思,颇有心得。十七岁中秀才,一鸣惊人,成为府学生员。十八岁弱冠之年经岁、科两试,成绩优异,升为廪生,谓之补廪,成为享受官府津贴的生员。同年与闻氏完婚。次年闻氏病故。此后,经三年苦读,时值二十一岁的他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赴江南乡试闱艺,补行庚子、辛丑恩正科,中式第一百六十九名举人。二十二岁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京参加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成进士。同年与蒯氏完婚。光绪三十年甲辰至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4-1906年)入进士馆学习,以最优等毕业,乃记名遇缺题奏,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加五级。期间,长女淑婉,次女淑懿先后出生,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收获了家庭的幸福。后来,在回顾这段难忘的科举之路时,他深情地吟诵道:“八岁受诗书,既冠骋天路。射荣登金门,濊思霑春露。归来拜父母,父母含笑顾。九载踏京尘,依然安儒素。”(王震昌《知悔斋诗存》)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科举乡试、会试,由于受国内外时局变动的影响,常延期或合并举行。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就示意清廷推迟了明年庚子科的恩科乡试和后年辛丑科的恩科会试,借此消弥光绪皇帝在科举士林领域的威望和信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中外交战,朝廷谕命本年恩科乡试展缓至明年三月初八日举行,会试明年八月初八日举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明年逢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谕命本年举行癸卯恩科乡试,明年举行甲辰恩科会试。其癸卯、甲辰正科乡会试,即归并丙午、丁未科举行。然而未到丙午(1906年)、丁未(1907年),清政府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八月初四日甲辰宣布废除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样一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行的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庆贺慈禧七十大寿而增设的甲辰恩科会试,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两科科举考试,分别录取天下贡士三百一十五人和二百七十三人,两年之内产生两个状元,分别是王寿彭和刘春霖。而本传传主王震昌则有幸成为光绪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中式第十名贡士,保和殿复试二等第二十九名,殿试二甲第七十三名,赐进士出身。也由此成为有清一代二百七十六年阜阳县第二十七位,也是最后一名进士。
    王震昌的科举之路从幼年启蒙,到八岁入泮,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补廪生,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成进士,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顺风顺水。如果从八岁入学算起,他仅用短短十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科举登顶冲刺。然而在这些光辉表象的背后,却伴随着他鲜为人知的艰辛求学之路以及师生之间严格有序的传道授业解惑等一系列不可违背逾越的庭训和家法。震昌兄弟六人,其为行一长兄,胞弟巽昌、鼎昌、益昌、咸昌、谦昌,诸位虽年幼而业儒,均以儒学为业,耕读家风甚浓。而震昌在这个大家庭中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的授业师按先后顺序依次为郑灿章夫子,字华亭,郡庠生,秀才出身,也称茂才,闻名坊里。李灿章夫子,字焕文,饱读诗书,严于庭训,远近闻名。陈保义夫子,字修敬,郡增生,秀才二等,从辈分上讲,他是震昌之表兄,作为庭训授业师,长兄如父,督学甚严。贾勷臣夫子,字治安,邑廪生,满腹经纶,得高望重,授业解惑,名重一时,为震昌仁伯,庭训师傅中,辈分最长。江廷珏夫子,字叔玉,光绪甲午科经魁(别称乡贡,解试,也即乡试的第三、四、五名),即补东河同知,现主讲聚星书院。袁吟诗夫子,字月渚,岁贡生,俗称明经,曾入京师国子监读书,是各地贡献给皇帝的人才。尤其是江、袁两夫子,是震昌参加乡试、会试前最重要的两位授业师,功不可没。
    科举制度下,生员之师,类别颇多:一曰授业师,朝夕侍教者,与生员之间学问渊源最为密切;二曰问业师,偶诣函文,有所请益,有所质问者,相当于现在的函授教育;三曰受知师,或为府县道试之主试官及其问卷主任,或为科岁主试之学政,或为优拔主试之学政,乡试之巡抚,或为乡会试之主考房考,或为朝殿考试之阅卷读卷各大臣,或为书院之山长、监院。也就是说,受知师不一定与考生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多是学籍行政地隶属关系的官员或本科考试的考官等。王震昌的受知师就是如此:王树鼎夫子,字铸九,前阜阳县知县,宣统元年九月二次署任。联福又名伟臣夫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初八日首任颍州知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十八日回任。戴以辅夫子,字弼廷,前阜阳县训导,从七品,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到任。孙效康夫子,字介山,光绪二十一年任颍州府教授。徐致祥(1838-1899年)夫子,字季和,号霭如,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屡充乡试、会试考官,提督浙江,安徽学政,历任侍读学士、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以上书谏言闻名晚清官场,是震昌受知师中官阶最高的一位。胡玠夫子,字介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阜阳县训导。周备五夫子,字我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颍州府教授。阎恩培夫子,字季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阜阳县知县。绵文(1847-1906年)夫子,爱新觉罗氏,号达斋,字东乔,满清宗室,镶白旗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安徽学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礼部右侍郎。许长龄夫子,字石生,前清颍书院主讲。以上十位受知师,从前安徽学政、现颍州知府、颍州府教授、清颍书院主讲,到阜阳县知县、阜阳县训导,五级六职,阵容整齐强大,最终成人之美。(以上见《王震昌文史资料·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