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以前汝颍水系的乱名

发布日期:2019-02-18 11:39

中古汝颍名称也混搭
    我在《汝颍乱名八百年》中,仔细考证了从宋代至清道光年间汝颍乱名、混名的历史。其实,汝颍乱名不自宋代始,从上古到北魏期间,汝颍乱名的现象就存在了,而且乱的范围更大。前面讲过,西汉鸿郤陂的走向即今南汝河,说明南汝河在西汉不称汝水。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记录了汝水、颍水及其支流。而且其总的流向、大部分支流都与郦道元相同。但是《水经注》中入于汝水的潕水和瀙水,在《说文解字》里却成为颍水的支流:
    潕水出南阳舞阳,东入颍。按:潕水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内。由于元、明两代的河道变迁,今演变为洪河上游。东汉至元代从舞钢到西平入汝水。
    瀙水出南阳舞阴中阳山,入颍。按:这里的瀙水,《山海经》作“视水”,历代注家均以为是瀙水之讹。今为南汝河的上游。
    查《山海经·中山经》,潕水入于荥,视水出葴山,“东南流注于汝水”。考《水经注》的记载、查看今地图,潕、瀙二水都在今南汝河即古汝水南段的西侧。而颍水则远在东边几百里外,中间隔着几条大河,它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东入颍”的。是许慎误记了吗?似乎不太可能。许慎是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召陵紧邻颍水主河道,因此他不会不知道颍水的流向。那么他怎么会说这两条支流“东入颍”呢?《说文解字》“水部”的其他河道都没有记错,为什么唯独会记错它们呢?对于这一点,段玉裁也感到困惑:“(潕水)《水经》入汝,《说文》入颍。乖异,俟考。”(《说文解字注·水部》)
    我在《上古汝颍水系钩沉》中认为:很可能先秦直到东汉时这里还有横向的水道,潕水、瀙水通过这些河道直接流入汾泉河(古汝水)继而入颍。现在想来,这个说法只是没有根据的猜测。实际情况是:当时甚至直到北魏仍然有人把南汝河视为颍水。《山海经》记载“潕水入于荥”,这个“荥”可能是颍的同音字。荥字属水部(水字旁),上部为音,与颍字音同或音近,《说文》以为潕水入颍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魏书·高允传》记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年(477),中书侍郎高允的谋士、机要秘书刘模,升为中书博士,然后“出除(到外地为官)颍州刺史”,这是北魏设立的第一个颍州,州治(州城所在地)在今河南汝南县,当时称为悬瓠城。
    在悬瓠城设颍州不止一次。据《梁书·陈庆之传》: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梁将陈庆之“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这说明自528年北魏设于阜阳的颍州被梁夺去后,北魏又在悬瓠城设置了颍州。
    颍州在南汝河边,说明当时北魏官方是把南汝河当成颍水的。这和许慎《说文解字》称潕水、瀙水“入颍”认识相同。郦道元认为潕、瀙入汝,只是代表了另一种观念。

小洪河也可能被认为是汝水
    《魏书》中也有南汝河或小洪河为汝水的记载。据《宋书·殷琰列传》,南朝宋明帝泰始元年(465),晋安王刘子勋(当年仅九岁)造反,当时绥戎将军、汝南新蔡二郡太守(《水经注·汝水》记为“汝南太守”)周矜“起义于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收兵得千余人”,准备抵抗刘子勋。裹挟刘子勋造反的安北将军、加尚书左仆射袁顗,写信给周矜的司马、汝南人常珍奇,让他杀掉周矜,投降刘子勋。常珍奇是个野心很大又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为了上位,就杀了周矜。袁顗随即让常珍奇担任新的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又提拔为司州刺史。后来刘子勋、袁顗失败被杀,常珍奇就投降了北魏。北魏封他为持节、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河内公。但是北魏对他并不放心,下令让他儿子到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说是为官,其实是扣押人质的意思。常珍奇感到了危险,又想叛投南朝。他趁北魏大将元石进攻汝阴(在今阜南县张寨镇)的时候,烧了悬瓠城的东门,杀死魏军300余人,掳掠上蔡、安城、平舆三县居民,屯于灌水(今河南固始县西南的灌河)。不料汝阴虽小,太守张超却是个守城战的专家,元石强攻不下,随即撤军。恰好常珍奇反叛的消息传来,元石于是率军渡过淮河,突袭常珍奇。常珍奇大败,只身匹马逃走,最后死在寿阳(今寿县)。他的大儿子逃亡途中被杀,小儿子被抓获,被北魏处以阉刑,成了宦官。
    常珍奇投降北魏的时候,北魏派元石接应。据《魏书·郑羲传》,元石到了上蔡,常珍奇带领手下三百多人出城迎接。元石本打算就驻在“汝北”,他的军事参谋郑羲告诉他:“人心难测,不如马上进城。”元石还算听话,当即“策马”进入上蔡县城。郑羲又劝元石加强戒备。当晚常珍奇果然烧了县衙的厢房,准备趁乱发动兵变,因为元石有准备而作罢。
    这里的汝北,即汝水的北面。南汝河流经上蔡县西,呈西北——东南走向,实际上接近于直南直北,没有东西河道,元石驻军汝北不可能是在南汝河的北岸。查地图,今小洪河(大洪河的上游)在上蔡县西北有一段折向东的河道,元石的军队很可能就驻扎在上蔡以北的小洪河北岸,今上蔡县西洪乡。这里离上蔡仅20里,元石的骑兵渡过小洪河,很快就能进入上蔡县城。这样看来,很可能当时把小洪河当成了汝水。但是,当时这个地方还属于南朝,很可能是沿袭南朝的称谓,或者说是当地人对汝水的认识。
    由此可见,东汉到南北朝的时候,汝水、颍水下游的河道名称还不固定,各地有各地的称呼,混乱现象比较严重。

综述
    综上所述,汝颍水系的乱名贯穿整个古代。远古的颍水是一条很短的河流,只到今河南鄢陵县北,汝水则可能到今阜阳老城。楚人南迁,把颍水的下游延伸到今颍上县南,而从西北过来的秦人则把现在颍河的中下游河段视为淮河,秦淮阳郡、汉淮阳国及今淮阳县,都在记录、传承着这样一种观点。
    东汉时对汝颍的认识开始分裂:班固认为的颍水即今颍河,一直到今颍上县南入淮。现在的南汝河是汝水主河道,今汾泉河不过是它的分支,并且已经断流,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认为只是颍水的分支。而许慎则认为颍水延伸至今南汝河,汝水主河道仍在今汾泉河,即汝水古道。
    这种分歧一直延续到北魏,第一个颍州建于南汝河畔,是官方以南汝河为颍水的标志。后来又分别建于今河南沈丘和安徽阜阳,是认识发生了变化,或以为颍水有两个分支;而郦道元笔下的汝水即今北汝河和南汝河,颍水即今沙颍河,汝水古道汾泉河变成了“汝水支津”,记载在《颍水注》中,成了颍水的支流。由于《水经注》是地理专著,这种观点得到了官方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并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以后理清河流走向的决定性依据。而许慎和北魏前期官方的观点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地理学著作中消失了。
    但是,《水经注》到宋、元、明已经无人研究,接近失传,汝颍水系下游(今阜阳境内)的名称又开始混乱起来。一些来颍州任职的大学者都分不清汝水和颍水,导致了汝颍乱名,并且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颍州知府王敛福修《颍州府志》的时候,企图辨明颍州境内的汝颍水系,但是由于没有研究《水经注》的功底,所以他认为颍河即古汝水,泉河即沙水,完全弄错了。直到道光九年李复庆编修的《阜阳县志》成书,才算厘清了汝颍水系的全部走向,指出阜阳旧名“汝阴”之得名,就源于阜阳城北的那条泉河。当然,李复庆依据的是郦道元的观点,跟许慎、北魏前期的另一种观点不同。这种观点由于郦道元在地理学界的权威地位而成为官方的观点,现在的地图大都是根据郦氏的描述进行标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