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赞颍州樱桃

发布日期:2023-04-11 10:05

  古代颍州樱桃久富盛名,历史上的颍州东郊颍河岸边,及太和县的沙颍河两岸,均为驰名遐迩的樱桃产区。
  颍州的樱桃脯从唐代起即列为贡品。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二)记载:“樱桃,《别录》上品,《乐雅》谓之楔,即含桃也。有红白数种,颍州以为脯”。清光绪年间安徽巡抚冯煦纂修《皖政辑要》(礼科·卷四十一·呈进方物)记载:樱桃产颍州府,“樱桃脯二桶,阜阳县承办”,每年逢端阳节、年节,均差遣武弁(武官)护送进京。民国十四年《太和县志》(卷四·食货志)记载:“沿沙河两岸二里许最佳。以饧(即糖稀)渍之,制成名桃脯,往时有桃脯贡,与阜阳六年轮贡一次。”《安徽省阜阳地区农业名特优资源锦集》也记载:阜阳樱桃上市时,阜阳城内的庆昌果店、德昌隆果店门前悬挂三角黄绫旗,上书“奉旨承办”四字,优先收购优质樱桃果。用传统方法加工成樱桃脯贡品,然后封装在特制的瓷瓮内并用黄绫束扎,由专人护送。
  春赏樱花,夏观果实,立夏前后,鲜红明亮的樱桃嵌在绿叶丛中,玉润珠圆,晶莹夺目,甚为美观养眼。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守颍,在《再至汝阴》一诗中有“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的名句;清代刘体仁《樱桃曲》中有“轻衣席地东郊外满,颍岸樱桃天下无”的描述。登上城郊东岳庙高耸的“让台”(让台观稼),可远眺东郊的樱桃红枣林海和滚滚麦浪。清乾隆颍州知府王敛福将其列入《汝阴八景》,有“紫樱桃熟黄云卷,红枣林繁玉屑春”之句。
  苏东坡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三月初离开颍州,三月二十六日到达扬州任上。他先后收到颍州签判赵德麟写来的诗词多首,从四月起一一相和,主要有《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颍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等。
  在颍州期间,苏东坡策划主持的清坡塘等沟洫疏浚工程,包括西湖治理,在签判赵德麟等僚属的努力下按期竣工。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颍州西湖的苏堤上翠柳依依,沿岸樱桃树花开正盛,早熟品种已开始挂果泛红,艳丽如珠,春游人潮涌动,佳丽如云。这时,颍州签判赵德麟寄来了描述这一良辰美景的《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词作。而这一季节的扬州芍药花也渐至怒放,艳若牡丹。扬州芍药历史悠久,名闻遐迩,与广陵芍药、洛阳牡丹齐名。四月里,扬州太守苏东坡即作《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词,唱和签判赵德麟:“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其“芍药樱花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之句,意即在花开时节,扬州的芍药与颍州的樱桃争新斗奇,就像扬州的芍药与洛阳的牡丹一样,都是可以相互媲美的。东坡用“红玉半开菩萨面”,来比说扬州芍药初开时的丰满秀美及端庄矜持的神态,用“丹砂浓点柳枝唇”,写樱桃而双关美人,化用了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东坡的词作真的是美轮美奂,洋溢着盎然的诗情画意。
  东坡咏樱桃的诗词作品主要有诗《樱桃》、词《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而《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或是苏轼惜别颍州后所作与颍州相关联的最后一首诗词,也是唯一一首赞美颍州樱桃的精品之作,颇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