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颍州文士史话

发布日期:2023-03-17 11: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千百年来,这句话不知勉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而作者——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范仲淹,却与我们颍州有着不解之缘。北宋皇祐四年 (1052), 范仲淹奉命从青州改任颍州知州。他匆忙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在6月19日(一说5月20日)溘然长逝,为颍州人民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值得庆幸的是,因颍州是他最后的官职,所以时人称他为范颍州,如王安石为他写的《祭范颍州文》,将他与颍州永恒地连在一起,成为颍州人的骄傲。

更让颍州人民骄傲的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受到时任颍州太守蔡齐的影响,从蔡齐的身上他看到了“以天下为忧”的品质,并将其写在墓志铭上,所以才有了7年后作《岳阳楼记》时的感触。宋宝元二年 (1039)4 月4日,蔡齐在颍州任上去世,范仲淹含悲给蔡齐写了墓志铭。墓志铭足有一千多字,前面叙述了蔡齐一生在政的典型故事,后面则高度赞扬蔡齐“以天下为忧”的品质。爱屋及乌,颍州在范仲淹心中应该是向往的,所以才向朝廷申请知颍州。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范颍州。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寒。

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发奋读书。十几岁的时候,他借住在长山一座寺院的僧房里读书,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每天只烧一锅粥,等粥凉了凝固成块以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吃两餐,早晚各取两块,吃的菜也只是几块咸菜。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画粥”,齑指的是咸菜,并传为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佳话。

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早年的贫困生活使得他了解并且同情民间的疾苦,决心为国家和黎民百姓做出一番事业。他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接连上书建议,因为弹劾当时守旧派,触怒了宰相吕夷简而两次遭到贬官外放。

1040年,范仲淹和大将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抗击西夏。他改革军制,修筑城堡,实行屯田营兵的持久计策,使得延州一带的防守力量大大加强。西夏军队见他的防守严密不敢进犯。西夏的将领相互诫告说,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那时候的延州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从这首民谣中,足可以看出范仲淹在抵御西夏侵扰时的功绩了。

1043年,他受到欧阳修等在朝诸臣的推荐,担任参知政事。针对当时的政治弊病,他提出十项改革方案,决心整顿吏治,加强军备,发展生产,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了这些建议,并下令在全国施行。这一年是宋仁宗庆历三年,历史上把范仲淹的改革措施成为“庆历新政”。范仲淹的改革触动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切身利益,因此遭到许多保守官僚的反对,“庆历新政”推行不到一年就失败了,范仲淹也被降了职。以后,范仲淹又到陕西、山东等地做地方官。任地方官时,他所到之处关心民瘼,兴利除弊,泽被一方。他在知苏州时遇暴雨成灾,千里沃野顿时成了水乡泽国,为疏浚河道,范仲淹多次跋涉于泥泞水潦之中;知开封府时,搏击豪强,整顿吏治,京城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歌谣;饶州产茶,那里的百姓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鸟衔茶,负担沉重,仲淹任饶州知州后,即奏免了这项弊政;庆历六年(1046),仲淹知邓州(今属河南)时,当地亢旱不雨,58岁的他亲率百姓凿井浇田,居然使这一年五谷丰登,家饶人足。他在所至州郡栽培桃李,陶铸人材,兴庠序,葺州学,处处书声琅琅,弦歌不辍,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耆宿名儒,皆出其门下,范仲淹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家。

范仲淹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而且也是诗词律赋兼擅的文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是文学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诗、文、词、赋方面都颇有成就。尤其是诗歌、散文和词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诗或寓意高古,或托志清虚,意境高远,自然清新,恬淡质朴,醇和雅静,称得上是宋诗中的精品。他的诗作以庆历新政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以积极进取、忠君济民为主旋律,后期则增加了对倾慕闲隐、向往归退的表现,而忧心天下和旷达自适之情则贯穿他一生的诗作。他的散文,具有丰富健康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生动的写作技巧,特别是他的《岳阳楼记》,通过对岳阳楼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主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感情,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名作,广为传诵。他的词作不丰,《全宋词》仅存五首,其中《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不仅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还诉说了他的百转柔情,展示了这位北宋名臣的另一个侧面。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在宋词豪放、婉约词史上都具有一定地位。其诗论、文论、赋论别具一格,对宋代诗、律赋特点的形成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公元1052年,范仲淹病逝,享年64岁。北宋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命辍朝一日,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纪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撰写,两年方成,热情饱满,词语生动。

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已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