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何在颍州安家建房

发布日期:2023-11-01 17:05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祖籍江西吉安,生于四川绵阳,长于湖北随州。入仕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曾在京城、青州、滁州、颍州等九个地方任职,最高做到当朝副宰相,惟对颍州情有独钟,任职于颍、退休于颍,不仅在颍州生育子女,而且把家安在颍州,四子俱居于颍,自己也终老于颍,至今颍州后裔繁衍不息,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客籍颍州人,留下诸多载入史册的事迹和优美诗文。欧阳修漂泊一生,历任九郡行政长官,退休后为何选择定居颍州?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欧阳修逝世951年之际,阜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兴武先生就此撰文,讲述欧阳修在颍州安家建房的故事。

位于阜阳生态园(古颍州西湖)的欧阳修故居会老堂京城任职 处境窘迫租房住

北宋初期,朝廷很长一段时间没恢复官邸制,大小京官只能自己租房居住。仁宗时,连当朝宰相韩琦都是租房居住,与韩琦同时代的欧阳修就不用说了。欧阳修调到京师任职,租住的是破旧小屋,一下大雨就四处浸水,他就此写诗谴怀:“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28岁的欧阳修第一次赴京任职,担任七品文散官,负责校订宫中藏书,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处长,编《崇文总目》。当时,胥氏夫人去世不久,欧阳修孤身一人,无家事之累。六年后他还开封复馆阁校勘时,老母及薛夫人和长子欧阳发随行,已是拖家带口了。庆历二年(1042年),欧阳修任秘书校理、礼院副职等文官,官阶不高,待遇很低。七月,他以贫求外任,获得批准。

欧阳修在京开封任职,从七品谏官到七年翰林、八年执政,“践更三朝,出入八载”前后二十多年,由于居住条件差,经常搬家,给他留下了痛苦记忆。

移居高桥。高桥是开封一地名。当年,欧阳修在颍州居丧守制,丧服期满回京师复旧官,职务迁为翰林学士。至和二年(1055年)九月,移居高桥,托薛仲孺、焦千之照管家小。移居高桥,为求方便,说明欧阳修的住址不稳定。好在,京师租赁业发达,很快就租到了房子。

水灾搬迁。嘉祐元年(1056年)六月,京师大雨,大水淹没了欧宅,欧家仓惶搬迁。随后,欧家搬家到《唐书》局暂住。因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刘沆拜相,诏欧阳修修《唐书》;九月,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兼掌修国史的七品文官,又担任三班院(干部人事处)负责人。按说,搬到《唐书》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皇城司(京城警察局)却以皇城内外泾渭分明为由,不分青红皂白,便一逐了之。无奈,欧家只得搬回旧居。尽管旧居条件差,白天屈居于屋下,夜间不能安寝,只能在木筏子上露宿,苦不堪言。

欧宅上漏下浸,家人通宵戽水。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欧阳修权主掌贡举考试,宋仁宗亲赐御书“文儒”二字,支持欧阳修改革文风考风,使得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得以脱颖而出,金榜题名,著称一时。不曾想,当年七月九日京师大雨,欧家宅子四面透风,八面漏水。而且,大街小巷平地行船,行人止步,无法过往,欧阳修动员全家,通宵达旦用戽斗排水。居家窘境,可见一斑。

移居城南。欧阳修52岁时加龙图阁学士,担任权知开封府(市长),因操劳过度,身体多病。次年二月,病中准免知开封府,转任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物资部长)。不久,便移居城南,养病休息。

寓居定力院。治平二年(1065年)八月,京师大雨,淹死人畜无数。欧氏一家惊奔避水,寓居定力院(佛教寺院),庙宇高大,地势较高,是人们常去参拜的地方。但是,定力院毕竟不是常人久居之地。这次京师水灾,欧氏一家惊奔避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在京师为官的人并非全是租赁居住,有的官员想方设法买地建房,享有私宅。这些建有私第的人,多是副宰相以上的高官,而欧相修任职二府、担任副宰相8年之久,为何没有在京师购置私第呢?个中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长期居京之累,在欧相修脑海里留下太多阴影和痛苦经历;二是由于欧阳修一生为官清廉,家庭经济负担重,无力在京城买房;更为重要的是,另外一处宜居之地——“汝阴西湖,天下胜绝”,无时不刻吸引着欧相修,向他招手,呼唤他早日归来。心向往之 漫漫颍州建房路

皇祐元年(1049年)春,43岁的欧阳修以眼疾为由,自请由扬州调任颍州。其原因,在《思颍诗后续》中说得明白:“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予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这段话,揭示了他不恋皇城而向往颍州的内心世界。

游客在欧阳修故居会老堂参观

自请颍州,暂居维摩院。明知颍州为“小郡”,却视颍州为“善邦”。皇祐元年,欧阳修携家带口到颍州赴任。初来乍到,由于颍州官舍不足,把家小暂时安顿在维摩院(寺院建筑),既解了后顾之忧,又省却了探访租赁之烦。

这年,欧母郑氏69岁,体弱有病,长子欧阳发10岁,次子欧阳奕5岁,三子欧阳棐3岁,四子欧阳辩1岁,一家老幼,十口之家,嗷嗷待哺。欧阳修忙完公务忙家务,还要理疗眼疾,休养身体,加之同僚朋友间诗文唱和,特别是与颍州名士焦千之、常秩、刘敞、刘攽、王回之间交游往来,泛舟西湖,行船清河,欧阳修颍州任上,一张一驰,进退得当,身体慢慢恢复了。但是,欧阳修毕竟是有责任心的太守,安逸日子久了,反而感到愧疚,他在写给韩琦的信中说:“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

改知应天府,定居在颍州。颍州任职一年半后,皇祐二年(1050年),欧阳修改知应天府(今商丘),兼南京留守司事(卫戍司令)。北宋官员调动频繁,每到一处拖家带口,实属不易。但这次调动,欧阳修却把家安在了颍州,在赴应天府途中,他写信告诉张职方:“始知颍真乐土,益令人眷眷尔。”显然,他对颍州已产生眷恋之情。

回颍守制,家住颍西。皇祐四年(1052年),欧母病逝,欧阳修立即归颍守制。当时,欧阳修的家已搬离佛教重地维摩院,在颍州城西郊租了一套宅院供全家居住。关于这段历史,他在写给孙威敏的信中说得明白:“某僦居(颍州)西郊,苟活无求于世……”开篇就说,我在颍城西郊租屋而居。据此可知,直到这时,欧家在颍州还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西郊租居的几间房子,位于颍州西湖东岸。时间久了,就买了下来,成为会老堂的前身。

从速修房,只为归休之计。治平四年(1067年)三月,被欧阳修视为奇耻大辱的“帷薄”诬告案平息后,万念俱灭的欧阳修屡上表疏,乞罢政差知外郡,终获神宗恩准,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入辞之日,亦具奏陈,乞枉道至颍,修葺故居。幸蒙圣恩,皆赐允许。”

冬日阳光下,静静的会老堂院落

欧阳修这次修葺故居,只为与赵槩的挂冠之约,待来年退休后会老相聚。在《札子》中,欧阳修把这处宅子称为“故居”。因为当年的西郊“僦居”,早已成为欧家的私产。如此,欧阳故居位于颍州西湖之东,水岸开阔,地势平坦,环境幽雅,喧静得中。不足之处,是小了些,但易故翻新,稍加增广,便可满足居家之需。

筑第于颍,草堂终于落成。当年,欧阳修到任亳州“只为一年计”,并于次年(1068年)八月转兵部尚书,改知青州。这一年,欧阳修作出重大决定:在颍州建房安家。当时,颍州建房之事,不需要欧阳修亲自督工,诸如房舍确址、营造法式、砖瓦石料、内外照应等琐事,都由儿子欧阳发统一张罗。但愈临近退休,愈关心颍州建房之事。在蔡州任职期间(1070年),儿子欧阳发就建房之事到蔡州与欧阳修面议,并多次书信往来,颍州建房事宜慢慢向前推进着。熙宁四年(1071年),在蔡州连续五次三表两札,再乞致仕的反复等待后,欧阳修终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归颍。

西湖胜景 流芳千古会老堂

刚回到颍州,欧阳修一度苦于衰病,劳于家计,还操心建房的事。退休的日子过得飞快,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十三日,欧家房舍扩建工程告竣。兴奋之余,欧阳修函告颍州知州吕公著,邀请他参加竣工典礼。吕公著是欧阳修的深交与挚友。欧阳修任知颍州时,吕公著是颍州通判。后来,欧阳修升任参知政事,向宋神宗推荐三名宰相人选,吕公著就是其中一位。此时,吕公著为颍州知州,欧阳修已是退休老人。私第筑成,请知州光临,既是深交使然,也是礼数所致。同时,儿女亲家吴充又寄诗庆贺新居落成,欧阳修高兴地回诗一首:“枢庭任重才余暇,犹有新篇寄草堂。”

草堂会老,流芳千古。熙宁五年(1072年)春,欧阳修的西湖草堂竣工。这座被称为会老堂的宅院三进院落,一二十间房屋,基本能满足欧阳修一大家人居住。不久,赵槩自南京(今商丘)来访,留颍一月有余,纵游剧饮而后返。其实,欧、赵之间挂冠之约,早在熙宁二年赵槩致仕时就已约定。当年六月,闻听赵槩致仕,欧阳修致信祝贺:虽有挂冠互访之请,但事多难遂,好在为期不晚,我也快归隐退休了。熙宁三年春,欧阳修改知青州,去信赵槩,再次表示春天退休后一定登门造访。熙宁四年六月,欧阳修终获退休。十二月,当他获悉赵槩来年春天到访,欣喜异常,当即复信:“公能发于乘兴,遂振高风,使衰病翁因得附托,垂名后世,以继前贤,其幸其荣,可胜道哉!”

时光穿越忆欧公

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赵槩单骑来访,两人之间历经数年的“挂冠之约”终于实现。欧阳修在《会老堂致语》中记载了当时盛况:“远无惮于川涂,信不渝于风雨,幸会北堂之学士,方为东道之主人,遂令颍水之滨,复见德星之聚。”

由于此次聚会影响深远,吴处厚《青霜杂记》盛赞:“文忠喜公之来,特为展宴,而守颍翰林吕公亦预会。文忠乃自为口号一联云:‘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两闲人,谓与文忠也!”王辟之《绳水燕谈录》亦记其事:“时翰林吕公著方牧颍,职兼侍读及龙图,特置酒于堂宴二公。”胡仔引蔡启《蔡宽夫诗话》云:“留剧饮逾月,日于汝阴纵游而后返,前辈挂冠后,能从容自适,未有若此者……因榜其游从之地为“会老堂”。韩琦得知赵槩远访欧阳修,特寄诗一首云:“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由此可见,西湖会老,草堂相聚,终成一段佳话,名垂后世,流芳千古。

当时,欧阳修为何选择在颍州城外西湖边建房安家呢?这是因为北宋时期颍州地属京畿,水陆交通畅达。当时,颍州西湖面积约15平方公里,风景园林建设盛况空前,官僚显贵、文人墨客游赏题咏活动频繁,博得了“天下胜绝”“西湖之冠”的美誉。期间,蔡齐、晏殊、欧阳修、苏轼、吕公著、苏颂等明贤大儒、文豪重臣宦游、寓居颍州,偏爱西湖美景,并疏浚修治西湖,增建人文景观,留下大量赞美西湖胜景的篇章。颍州西湖逐渐变成官民同乐、雅俗共赏,集游赏、娱乐、教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园林景区,在欧苏等众多文化名流的钟爱、修治下,景区汇纳了宏富深刻、生动多彩的丰富内涵,将颍州风景名胜与文化建设推向空前高度。这也是欧阳修慧眼钟爱,致仕归颍,后终老西湖之滨的主因。

欧阳修对颍州的深情眷恋,也体现在他的诗词中。在第一首“知颍诗”《初至颍州西湖》中,欧阳修直抒胸臆:“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欧阳修创作有关颍州的诗词多达160多首,分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部分,留下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咏赞颍州风物的诗词名句,至今光耀千古,抒发了他对颍州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