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白龙沟·白龙桥

发布日期:2023-12-04 17:31

相传隋代开皇年间,郡人有张龙公者化为“白龙”,尝与龙门在西湖,出入此沟,故名“白龙沟”。张龙公,即张路斯,生卒年不详,颍上县百社村人,隋末登进士第。唐景龙中为宣城令,以才能著称,后弃官回乡。夫人石氏,生九子。传说张路斯与九子化为龙。祷雨辄应。 

北宋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苏东坡知颍州,十月久旱,遗子苏迨与州学教授陈师道,专程颍上张龙公祠祷雨,并迎龙骨至西湖行祠(行宫、昭灵宫),应验后苏东坡撰文丹书立《昭灵侯碑记》于颍上张龙公本祠。西湖境上的“行祠”仍保留,也称昭灵宫。北宋熙宁年间,朝廷诏封张路斯为“昭灵侯”,其夫人石氏为“柔应夫人”。约元明时官府在南城“迎薰门”外护城河南岸创建“龙公祠”(龙王庙),是为分祠,亦立有东坡《昭灵侯碑记》等。

阜阳著名画家李伯英《颍州十八景》之《大石桥》

白龙沟,长不及半里,水自西湖东南流,绕“故学宫”(北宋蔡齐守颍时创办的州学)之北,东带郡属厉坛,出龙沟桥入颍河(即今泉河)。一水自西七里河,经芦花湄北流,亦出白龙沟桥,俱入颍河(即泉河)。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欧阳修守颍时曾在白龙沟附近,“筑陂堰(蓄水池)以通西湖,引湖水以灌溉民田”。也即后来记载:“筑塞白龙沟,注水西湖,灌溉腴田为民利”。这里的“筑陂堰”、“筑塞”之意,应是欧阳修守颍时主持的一项筑坝建闸、蓄水引水的水利工程。清《颍州府志》(與地志·水)记载:“昔人于大润河、小润河中、白龙桥三外各置闸”。说明白龙沟是一条既能沟通古颍州西湖与颍河(今泉河),又能引水蓄泄灌田以为民利综合功能的重要河流。

白龙桥,位于北关承恩门外,因横跨白龙沟,也称白龙沟桥、飞虹桥,俗称大石桥。此桥是西往太和、亳州及河南省的必由孔道。明正德《颍州志》(卷之二·关梁)记载:“白龙沟桥,在北城西北隅,跨西湖下流白龙沟。成化中僧济拳募修,有记立石”。“白龙庵,在北关,成化中僧济拳募修白龙沟桥,买地桥南,开衢通道,以便行旅,筑庵桥畔,以卓锡焉(僧人居留为卓锡)。庵前立有建桥碑(同知刘节撰文)。”(正德《颍州志》卷之四·寺观)这是旧志关于此桥状况及募修情况的最早记载。

阜阳著名摄影家曹炯先生提供

颍州旧志记载白龙桥多次重建重修。一是明万历时知州谢诏出已赀重建。二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知州周日甲重修大石桥,“旋取豫山石(豫山石,产自河南南阳独山,石质优良),公筑址于渊,规以巨石,翼以石栏,迤今民便之。”三是清道光元年(1821)仲春,官府及邑人捐钱计21050缗购买砖石,重修白龙桥,“巩固一如其旧。经始于庚辰二月,迄十月而工竣”,国子监学录连鼎彝撰有《重修白龙桥碑记》。此碑于2010年在北城民居拆迁时被发现,现藏阜阳生态园内。

阜阳著名摄影家曹炯先生提供

四是至民国时再次重修。阜阳学术界知名人士、修志馆副馆长宁元羲撰文书丹《重修白龙桥碑记》立于桥侧。碑文云:“民国二十五年(1936)夏,予闻该桥条石破碎,每遇暴雨,水悉由石隙旁泄,倾入桥下,致擎桥之砖石亦崩裂綦多。比往观之,果然。维时,恰遇邢采岑、吴秉彝二公正在查勘,深恐桥如颓废,有碍交通,愿同出提倡而重修焉。当约出潘慎五、王幼芝、韩子忠、韩仲五、张筱峰、韩兰斋诸君同出劝募,募成,购石重修。修竣,仍依然可以驾啮,膝骖乘旦,旅行顺利,商业达通”。(民国《阜阳县志续编》卷十二·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