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733012412/200805-00098

信息分类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内容分类

发文日期2008-05-07 16:26

发布机构颍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08-05-07 16:26

生效日期2008-05-07

废止日期2020-01-01

引导农民就地转移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颍州区认真做好阳光工程学员就地转移工作

引导农民就地转移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颍州区认真做好阳光工程学员就地转移工作
2008-05-07 16:26
    近年来,颍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区阳光办和各培训基地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4年以来,共培训2.16万人,转移1.98万人,其中就地转移7000多人。该区在做好引导农民工向城市异地转移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服务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该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实施,成立了由区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各涉农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农民职业教育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和区阳光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多次研究农民职业教育和阳光工程工作。同时,针对全市各级园区服装企业用工缺口大和本区服装培训基地多的实际情况,为打造颍州区服装劳务品牌,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区政府制发了《关于大力开展纺织服装加工产业技能工人培训的意见》(阜州政秘[2007]41号),并出台了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的优惠政策。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区政府逐年加大对阳光工程培训的投入力度,除将阳光工程专项配套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外,还整合培训资源,统筹使用社会职业培训资金,将阳光工程补助与劳动力技能培训补助资金叠加使用,对愿意留在本地就业的阳光工程学员,区财政还给予他们在学习期间每天5元的生活费补助,以此鼓励他们就地就业。从2006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开展农民职业培训。三是宣传发动到位。为营造农民就地培训就地转移的浓厚氛围。区农委、区劳动局、区教育局等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了10个宣传组,于2007年6月下旬,分赴10个涉农乡镇办事处,开展了以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本地就业培训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致全区农民朋友一封信”、宣传本地就业致富典型等形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参加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08年春节期间,区阳光办及时抓住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培训基地和阳光工程学员,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近200家企业和万名农民工参加的 “迎春劳务对接洽谈会”,积极引导他们就地就业。
    二、突出“四个围绕”。一是围绕农民需求抓就地转移。该区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紧邻阜阳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结合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建筑技能工人,农民渴望学习转岗就业技能的需求,着力引导培训基地为当地企业培训输送员工。培训基地之一的阜阳建工技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各乡镇设点招生,与本地建筑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对结业学员全部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参训农民的合格持证率和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0%以上,受到参训农民和用工企业的欢迎。2005年以来,该校已为本地建筑企业培养了2800多名建筑工人。二是围绕招商引资抓就地转移。该区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思路,鼓励培训基地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做好学员的转移安置和跟踪服务工作,塑造颍州劳务品牌,吸引外商来颍州投资兴业。如上海龙茂制衣公司是一家从事外贸服装加工的企业,通过区农广校的牵线搭桥,2006年10月投资入驻颍州,区农广校积极为该企业培训输送高质量的服装缝纫工,使其迅速投入满负荷生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扩大生产规模,2007年11月,该企业在本地正式注册了“阜阳富茂制衣有限公司”。两年来,通过以校招商,共吸引10多家外地企业投资入驻我区,吸纳本地劳动力2400名。三是围绕自主创业抓就地转移。阜阳万豪职业技校是该区一家重点为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几年来,在培训输出残疾人学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改变残疾人外出就业难,方便学员就地转移,学校利用自身场地优势,积极支持鼓励参训学员自主创业。通过近半年的筹备,2008年1月18日,由万豪职业技校培训的21名阳光工程学员(其中残疾学员12名)自主创办的“阜阳万豪服饰公司”正式挂牌,并投入生产。此举对鼓励学员自主创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该区及时抓住这一典型进行宣传,《安徽日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阜阳农业信息网、市区阳光工程简报等分别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四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抓就地转移。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区积极探索阳光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路子。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合作社社员培训的试点,培训基地之一的阜阳市农经劳务服务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西湖镇养鸡专业合作社社员开展了以经营管理、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为期4周的培训。二是开展沼气工培训。为促进村容整洁和农村沼气生产,培训基地之一的区农广校在和区农村能源办签定订单培训协议基础上,根据沼气项目布局,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对沼气生产操作员为期3周的岗前培训,首期培训班于5月21日正式开班,共培训学员150多名。
    三、做好“三项服务”。区阳光办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为培训基地、用工企业和阳光工程学员做好服务,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一是为培训基地做好服务。培训基地之一的九龙玉美服装学校,在以校招商活动中,遇到了用地困难,为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区阳光办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积极参当地政府主持召开的用地协调会,帮助该校和外来企业解决了场地燃眉之急。目前,该校与外地企业联合投资的玩具厂已正式投产,吸纳本地农民工近100名。二是为用工企业做好服务。为协助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招商引资,颍州区阳光办多次同中纺城代表一起深入培训基地和农村开展调研,做好入驻企业和培训基地的对接工作,促进了学员就地就业,也为中纺城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培训基地已为中纺城11家服装加工企业输送学员近900名。三是为参训学员做好服务工作。为切实做好阳光工程学员跟踪服务工作,该区阳光办要求各培训基地认真落实项目管理制度,为阳光工程学员发放跟踪服务卡。同时,每年春节前后,区阳光办都派员参加培训基地组织的返乡学员新年联欢活动,看望学员并鼓励学员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2008年春节,颍州区阳光办共参加慰问返乡农民工活动10余次,慰问农民工450人次。
    由于措施得力,上下联动,颍州区利用阳光工程就地转移农民工工作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赏。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上,该区的典型做法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