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733012412/202202-00221

信息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发文日期2006-06-15 11:10

发布机构颍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06-06-15 11:10

生效日期2006-06-15

废止日期2027-12-31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06-15 11:10

2006年4月4日在颍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颍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士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乘势而上,奋力崛起,较好地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25.48亿元,同比增长9.4%;人均生产总值437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7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1.85亿元(现价),增长 1.4% 。实现粮食总产17.77万吨,肉类总产量3万吨,水产品总量4800吨。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56亿元,增长17.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0.9%,京九丝绸有限公司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增长13.6%。中南大道两侧专业市场群初步形成,信息咨询、连锁经营、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方兴未艾。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实现财政收入1.32亿元,增长25.7%,一般地方收入840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28元。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75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增长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2亿元,增长14.9%。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农村税费改革扎实推进。全面取消农业税,认真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共发放补贴资金978.6万元。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进展顺利,乡财区管、会计统一核算、政府统一采购等制度逐步完善。程集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进行。企业改革规范有序。稳妥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水建公司等企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入。公开选聘了96名乡镇学校教师。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引进区外项目129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5.54亿元,增长23.4%,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05万美元,同比增长402.3%。金怡集团、上海河济、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等一批企业落户颍州。

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2亿元,增长19.5%。全年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及竣工项目50个,19个“6611”工程项目完成总投资3.33亿元,占计划的107.42%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入园企业16家,项目总投资2亿元,和顺粮油、亚美食品等4个项目已经投产。颍州西湖风景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新建景点10个,建设亭、廊6座,全年接待游客7万人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8773平方米,新修农村公路8条、36.61公里,新建农田林网4万亩,新筑城市防洪堤圈16.6公里,新建排涝站2座。

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强化。统筹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76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安排复员退伍军人456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区纳入低保的共有7150户、1.69万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07.3万元,发放5177名农村五保老人专项补贴207.08万元。全区参加养老保险1.48万人、失业保险1.59万人、医疗保险1.58万人。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五大工程”主题实践活动,免费为300例农村五保户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老年人、残疾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得到了较好救助和关爱。征地、拆迁、安置逐步规范。严格执行拆迁补偿标准,对特殊困难户实行了照顾,规划设立8个居民安置点,安置三环路被拆迁群众400多户。

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广泛开展“四五”普法活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全区2408份文件、32个行政机关及授权组织进行了清理,聘请了区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完成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逐步规范。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工作,严格执行人大各项决议,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20件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均全部办结。受理区长热线电话76个,办结率100% 。开通颍州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平安颍州”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实施网吧治理、扫黄打非、禁毒等专项整治。加强和改进了信访工作,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减少。大力开展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市容环境工作,组织20多次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设行动,累计拆除723户各类违法建设16.14万平方米,基本遏制了新建违法建设,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成效明显,开展了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集中整治了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妥善处理11起经济环境投诉案件。扎实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立了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科教兴区战略稳步实施。“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4291人。全区教育、卫生投入均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及疾病救治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认真做好了洪涝灾害后的重大疫病防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市十运会获金牌17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殡葬改革积极推进,初步扭转以罚代葬和偷埋土葬现象。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巩固了“一控双达标”成果,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审计、监察、物价、工商、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房改、广电、地方志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有效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全区政治稳定、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跨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十五”期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00.67亿元,年均增长9%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2005年较2000年增长1.7倍,净增834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海利集团、文胜肥业、明兴面粉、大北农饲料等一批新上工业项目发展良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巩固提高了

生姜、蔬菜、禽蛋、生猪、肉牛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城乡市场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3.1% ,阜阳瑶海市场、阜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汇鑫大市场等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过去的五年,是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五年。三产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0%,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一批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乡镇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分流、未聘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财政改革、教育改革等扎实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较“九五”末净增1023万美元,年均增长68.2%。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年均增长14.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颍河西路全线贯通,南京路、淮河路如期动工,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林网建设、乡村道路有所改善,累计建成农村柏油路128.7公里。治理经济环境力度加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得实惠较多的五年。汇鑫水岸名苑、港利绿园、西苑世纪名门等一批房地产项目顺利建设,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小街巷改造、沟河塘治理工程成效明显,老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4%。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次。全区享受低保人数达城镇人口的8.9%,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加大。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两基”教育得到巩固提高,成人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回顾过去,我们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五年来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来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认为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对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要大胆试,大胆闯,埋头干,不张扬,力争抢先一步,快人一拍,赢得时间,争取主动。

──必须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存量吸收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在结构优化升级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在转变增长方式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硬任务,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抓手,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必须以关注民生为根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以自身建设为保障。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不断加强政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各位代表,“十五”期间成就显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颍州今天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这一切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颍州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颍州区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颍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区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二是企业改革任务艰巨,缺乏改制成本和新的投资主体;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四是经济发展环境仍不够优化,文明创建任务繁重,城乡结合部违法建设比较突出;五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较重,拆迁安置任务艰巨,历史遗留问题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政府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三步走”战略任务的重要时期,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攻坚时期。当前,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全省东向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宏观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随着阜城向西、向南加速扩张,颍州加快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优势更加明显,颍州奋力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抢抓机遇谋发展,乘势而上求突破,努力实现颍州的奋力崛起。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继续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依市扩区、开放活区、科教兴区”战略,主攻工业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推动全民创业,推进对外开放,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把颍州建成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加工制造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旅游中心。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主要经济指标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3%,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500元,逐步缩小与全省、全国的差距。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累计招商引资5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000万美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之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优化农业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推进标准化生产,力争“十一五”期间创省级名牌农产品3-5个。突出发展畜牧业,继续实施“畜牧业致富工程”,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加工制造中心。按照“一园两线”的发展布局和“盘活存量、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以产业规划为先导,以颍州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骨干企业,努力形成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聚集度高、产业链条长、配套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争取“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7%,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到50家。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的思路,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重点建设和培育1-2个年交易额超5亿元的物流园区,3-5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建设一批环保、节能的新型住宅小区。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服务业。

(四)加快提升颍州综合功能,建设科教旅游中心。充分发挥辖区内大中专院校和各类中小学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教育,突出职业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科技中介实体,将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建设阜城“科技中心”。以颍州西湖开发为龙头,整合文峰塔、资福寺、刘公祠等旅游资源,建设2—3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把颍州建设成为皖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旅游名区”。积极扶持地方群众文化健康发展,推进“文化兴区”。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阜城中心区。根据阜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战略构想,按照《阜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高标准实施老城区改造,大力推进新城区开发,拉大城市框架,全面提升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

(六)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规划,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依法治区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2006年工作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本届政府目标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宏观环境总体有利。今年政府工作要进一步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推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争取增长14%;财政收入确保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确保引进市外资金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进工业经济增长

培育壮大工业支柱。把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振兴颍州工业的突破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骨干企业制度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京九丝绸、海利集团、明兴面粉、文胜肥业、宏洋集团、大北农饲料等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2个产值超亿元和一批产值超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达50%。

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做好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丝绸、饲料、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具有颍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配套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竞争力。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在产业特色培育、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园区综合功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确保入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2亿元。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品牌、体制和管理创新,鼓励、帮助企业加大技改和扩建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海利熟食真空包装、明兴面粉生产线、文胜BP肥生产线等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进度。

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强对企业改革改制的指导、监督和服务,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快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和企业资产置换进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确保完成企业改革任务。

(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抓好试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组建行业协会,鼓励海利食品、阜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金牌禽业、天康养殖等龙头企业以多种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计划为抓手,完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实施村级区划调整,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启动沙颍河治理工程,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工程和村庄绿化工程,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田排涝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加快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切实加强对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优质水产品、三元杂交猪、金牌禽蛋、改良黄牛等优势农产品基地的日常管理、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重点抓好2-3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快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努力培育和创建一批优质名牌农产品。

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把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力争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亿元。进一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化养殖,力争建成市级标准的规模养殖小区20个。巩固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积极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多予”上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控制农资价格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自愿,积极、稳妥、依法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三)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加快城区市场群建设。提升瑶海大市场、汇鑫家居广场、阜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的档次,构筑专业分明、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市场群落,增强辐射力和带动能力。抓住城市扩张机遇,规划三环路市场建设,形成与二环路市场群遥相呼应、环环紧扣的市场新格局。

积极开拓城乡市场。扎实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商业的发展,运用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阜阳华联超市等连锁经营企业进集镇,建设改造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农资连锁店,加快发展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培育和拓展教育、旅游、住房、娱乐、休闲等消费热点,提升消费结构。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经济适用房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大颍州西湖开发建设力度,充分挖掘颍州西湖的文化内涵,高标准规划,分步实施建设,积极做好申报3A级风景区有关工作。加强对颍州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壮大。

(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

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法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坚决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集中力量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速实施东向对接。逐步消除与东部地区在观念、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接受经济辐射。加大农产品东进、劳务东输力度,广泛开展区域交流合作,努力形成互利双赢的开放格局。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大招商引资奖惩力度。探索多元化利用外资方式,认真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锁定重点区域,派遣招商小分队定点、驻点招商。对有意向的大型招商项目,明确专人,盯住不放。完善招商引资的基础资料,提高洽谈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全力优化经济环境。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操作”和“一站式”服务,巩固治理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成果。下大力气抓好纠风治乱工作,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包工程、阻挠施工等破坏经济环境行为。

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积极进口先进设备和原材料,加强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努力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支持改革、褒奖成功、宽容失败、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努力掀起全民创业热潮。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支持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不断壮大创业者队伍,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实现富民。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按照“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的梯级层次,完善项目储备机制,抓住国家公共投资重点向农村建设倾斜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项目的编制和衔接工作。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全程服务制度,确保如期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加快京九丝绸自动缫丝等一批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做好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金怡现代农业工贸城、汇鑫美居城、旺达农业科技开发、瑞龙农业生物制品加工等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

(六)加快城镇建设进程,逐步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阜城发展方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区框架,完善城区功能。对颍州辖区内的30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积极配合市直部门做好拆迁安置、协调服务,确保工程建设如期推进。完成南京路、淮河路及接线工程,高标准延伸阜王南路、颍州南路、人民西路,高标准改造南二环、西二环。继续实施小街巷改造,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拓宽东城墙南路,改造文德街。加快沟河塘治理力度,实施一道河、二道河、中清河、西清河清淤疏浚及南城河、西城河改造工程。

切实加强城区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强力拆违、严密控管”的思路,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坚决遏制新建违法建设,重点拆除影响项目建设、严重违反规划、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的整治。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新发展。

加快城镇化步伐。按照“发挥优势、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加快集镇、中心村建设步伐,打造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构筑城区、乡镇之间互补联动的经济新格局。加快三十里铺、程集、王店、西湖、九龙等交通便捷、基础较好的重点集镇建设,完善集镇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

(七)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支持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税控网络,抓好动态监控,提高税收入库率,把财源建设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巩固老财源、培植新财源,确保财税收入稳步增长。

坚持科学理财。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财政支出顺序,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和社保、教育、农业、科技等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话”等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增长。

改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联席协调制度,加强沟通,努力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体制。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八)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着力构建和谐平安颍州

高度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城乡协调,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今年区本级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956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656万元。继续强化就业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强化就业服务,重点抓好组织起来就业,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切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非公有制经济、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济、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要使失去父母的儿童、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和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认真解决城市拆迁户安置、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制定完善对无房居住、无生活来源的被拆迁群众的救助配套政策。

加强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制定一系列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抓好农村社会治安,推进“平安颍州”建设。

(九)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重视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使用,加大农村科普工作力度,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巩固和扩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果,努力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区本级预算安排教育事业费7100万元。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等政策,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缺编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监管,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今年区本级预算安排卫生经费729万元。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和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妇幼保健事业投入,加快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努力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全面落实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高度重视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和饮食卫生安全。

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严格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加大长效节育手术落实力度,强化城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政策符合率,强力平抑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高度重视生态颍州建设,加快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控,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存量,推进土地市场综合整治。抓好土地储备,保证重点项目用需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教育,推进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继续抓好殡葬改革,大力提倡移风易俗。

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重视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儿童工作,关心老年人和老龄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做好审计、物价、房改等工作。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应急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颍州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建设学习政府。进一步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学习制度,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各级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建设亲民政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注重方便群众、富裕群众、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尊重民心、珍惜民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效能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启动区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作风,确保政令畅通。强化行政执行能力,实现政府工作提速增效。

建设法治政府。启动“五五”普法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行政执法检查,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决策责任,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办理工作。

建设廉洁政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十一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颍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早日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